周文化的核心特质与当代价值
一、周文化的核心特质
周文化的核心特质是“厚德载物”与“制礼作乐”。周人尊祖敬德,“敬德保民”。《周易》曰:“厚德载物”;《诗经》云:“有孝有德”。宝鸡出土的有“德”字铭文的西周青铜器共计 29件,其中不乏毛公鼎、大克鼎、大盂鼎、何尊、墙盘、散氏盘、逨盘、逨鼎这样的国宝重器。周人的伦理道德建立在血缘宗法制的基础之上,与礼乐制度相辅相成,构成了周文化的核心特质。
周人的兴起、周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德,以德服人。据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:周人先祖后稷“好耕农”,“有令德”。公刘“百姓怀之,多徙而保归焉”。古公亶父“复修后稷、公刘之业,积德行义,国人皆戴之。”当古公欲传位于小儿子季历时,其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不争不抢,主动避让,去了吴地,是为“太伯奔吴”。季历即位后“修古公遗道,笃行仁义,诸侯顺之。”季历的儿子文王“遵后稷、公刘之业,则古公、公季之法,笃仁,敬老,慈少。”可谓周人美德的集大成者。文王礼贤下士,伯夷、叔齐、太颠、鬻子、辛甲、散宜生、姜子牙等贤士皆归之。文王有德还有两个故事为证,一个是“虞芮之争”,另一个是“灵台葬骨”。
古虞国在今天山西平陆一带,古芮国在今天陕西韩城一带,两国为了一片土地争执了好久,始终没有结果。本来像诸侯国之间发生领土纠纷理应去找“顶头上司”商纣王才对,但虞芮两国国君没有这样做。他们听说西伯昌有德,处事公正,就派人赴周原请西伯昌裁决。虞芮的代表一进入周的地界,就发现周人“耕者皆让畔,民俗皆让长”,一派和谐景象。虞芮之人看到此情此景,羞愧难当,相谓曰:“吾所争,周人所耻,何往为?祗取辱耳。”于是返回本国,将争议之地作为闲田,称之为“闲原”。灵台位于今天西安西郊。在修建灵台地基时,曾挖出一堆白骨。指挥施工的官员向文王汇报,文王说:“做口棺材,把他们移葬到别处去吧。”那位官员不以为然地说:“这都是些无名无主的尸骨,何必劳心费力,随便丢到哪里算了。”文王听后很严肃地说:“拥有天下者就是天下共主,拥有一国者就是一国之主。既然遗骨是从我们周的土地上挖出来的,我就是他的主人,怎么能说无主呢?”文王下令妥善安葬遗骨。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,天下百姓无不深受感动,纷纷称赞文王的仁慈。于是周人尚未伐纣,天下尚未归周,天下人之心已经归周了。难怪“密须之民,自缚其主,而与文王。”难怪牧野之战时,纣王七十万大军会“倒戈以战”。
周公是周人的另一位道德典范。周公是文王之子,他辅佐其兄武王伐纣灭商,建立西周政权。武王死后,成王年幼,周公摄政,平定管蔡之乱,营建东都洛邑,继续分封诸侯,巩固西周统治,然后还政于成王。周公“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”,礼贤下士,勤政为民。曹操曾赞叹道: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”
周公制礼作乐,提倡“明德慎罚”,建立礼乐制度,因而被尊为儒学鼻祖。
礼是什么?礼乐文化从物质层面上看是行使礼仪的器物,从制度层面上看是礼仪制度,从精神层面上看是等级观念。礼乐文化有何作用?
其一,礼是区别人类与禽兽、文明与野蛮的标志。《礼记·冠义》: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。”《礼记·曲礼》:“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。猩猩能言,不离禽兽。今人而无礼,虽能言,不亦禽兽之心乎?……是故圣人作,为礼以教人,使人以有礼,知自别于禽兽。”可见礼有文明性、进步性。
其二,礼是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体现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夫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明是非也。”就是说礼乐制度的宗旨在于区别亲疏、嫡庶、尊卑、贵贱,在于通过从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方面对不同身份等级的人做出不同的规定,从而构建一个尊卑有别、各安其位、各守其礼的稳定的社会秩序。可见礼有不平等性、落后性。
其三,礼是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准则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道德仁义,非礼不成。教训正俗,非礼不备。分争辨讼,非礼不决。”可见礼有一定的强制性。周代盛行宗法制,没有成文法,礼起着法的作用,周礼实际上就是周法。
礼的内容极其丰富,《中庸》里有“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”的说法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将周礼分为吉礼、凶礼、军礼、宾礼、嘉礼五类,具体内容主要收录在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三部书里,合称“三礼”。
二、周文化的当代价值
周文化的历史价值无疑是巨大的,可是到了全球化的今天还有价值吗?回答是肯定的。周文化既有显性价值,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,产生经济效益,又有隐性价值,可以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,产生社会效益,而后者更为重要。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,是人民的精神家园。”“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。”周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,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周文化既属于过去,也属于现在和未来。周文化已经印刻在我们的头脑中,渗透进我们的血液里,表现在我们的言行上。择大者言之,“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”、“一言九鼎”、“和而不同”的精神就是周文化的精华。宝鸡城市精神表述语里的“崇德尚礼,和谐包容”就是对周文化的继承与弘扬。择小者言之,西府人爱吃的臊子面实际上是周礼中食脤礼的遗存。
人类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可以归纳为三大矛盾:人与自然的矛盾;人与人的矛盾;人自身的矛盾。我们可以从周文化那里找到一些化解或者缓解这些矛盾的启示。
第一,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。人类自以为是“万物之灵长”,无所不能,误以为凭借自身发达的科学技术,一定能够征服自然。事实证明人类错了,人类无法征服自然,主宰自然,只能认识自然,尊重自然,保护自然,善待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周文化强调“顺天应时”、“天人合一”,利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。
第二,缓解人与人的矛盾。人与人的矛盾较之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复杂、更尖锐,它不仅有个体与个体(自我与他人)之间的矛盾,有个体与群体(自我与社会)之间的矛盾,还有群体与群体(国家与国家、民族与民族)之间的矛盾。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“中庸”、“中和”,是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”。费孝通先生用“人各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来概括这种理想。
第三,缓解人自身的矛盾。人自身的矛盾指的是个体内心深处的矛盾,是中国人所说的善与恶的冲突,是西方人所说的天使与魔鬼的冲突。西方文化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宗教慰藉和心理治疗,借助的是外部力量。中国传统文化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的是自身的力量,即“修身克己”。“修身克己”就是“向善改过”、“清心寡欲”,就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,克服自身弱点,抑制自身贪欲。
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就必须克服自身弱点,抑制自身贪欲。人类不应该禁欲,也不应该纵欲,而应该节欲,这正是周文化的题中之义。老子说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”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庄子说:“知足者,不以利自累也。”孔子说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。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”孟子说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。”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先哲们的话,想想我们应该从周文化特别是周礼文化那里学点什么?然后去做点什么?